首先十分感谢三星社区给予我的评测资格,本文将会以一个三星手表老用户的视角去评价这一款产品。
今年发布的Galaxy Watch 4系列智能手表抛弃了三星自主开发的Tizen系统,换用了谷歌开发的Wear OS系统,这对于很多老用户来说确实一时难以接受,因为Wear OS的续航尿崩一直是一大槽点,尚不清楚在三星手表上的表现究竟如何。其次便是表盘、应用的生态,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前的Tizen系统的国行三星手表的表盘生态虽然丰富,但是应用生态十分荒芜,这一次换用了404谷歌的系统,则更加让人揪心。
在没有收到手表实物之前,我对Galaxy Watch 4的外观其实一点都不感冒,我觉得不锈钢版的Galaxy Watch Active 2才是三星手表的颜值巅峰。不过在收到手表之后,我决定收回我之前的看法。
Galaxy Watch 4的外观乍一看十分平庸,和其他的品牌的圆形智能手表好像没什么两样,但是细细观察,还是发现它的设计还是十分独特的。表体和表耳衔接的十分完美,虽然是铝制的但也十分具有质感,亮面的表体嵌入哑光的表耳,表耳包裹住表体的两侧,配合独特造型的表带,整个手表仿佛浑然天成。最具有质感还是屏幕周围的一圈亮面金属切边,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
先来谈谈Galaxy Watch 4的优点
更好的硬件——更流畅的系统体验
作为三星手表的老用户,笔者十分欣慰三星终于抛弃了祖传的Exynos 9110处理器,自从2018年第一款Galaxy Watch发布以来,三星就一直用着这款处理器,连续用了三代。如今在Wear OS系统的Watch4系列手表上用上了最新的Exynos W920,据三星官方测试结果,在CPU方面的性能提升了20%,GPU方面的性能竟然提升高达1000%,我没多打一个0,确实是10倍。
GPU性能带来的提升十分明显,笔者之前的Galaxy Active 2经常会掉帧卡顿,然而Galaxy Watch 4的使用体验让我感到丝般顺滑,有点当年拿到Apple Watch的惊艳感。
屏幕方面的提升也是非常显著,有祖传的360*360的分辨率提升为了450*450,不过尚不清楚是RGB排列还是Pentile排列,即便是P排,那么ppi也高达366,甚至比很多手机屏幕都高。
存储方面,内存容量由祖传的0.75GB翻倍为了1.5GB,存储容量则由翻了4倍,由4GB升级到了16GB,这下不带手机出门跑步可以听到更多的歌了,也可以安装更多的应用和表盘,不过现实往往很残酷,这个我们之后再讲。
还有一个提升不亲自使用很难发现,Galaxy Watch 4好像是更换了震动马达,虽然之前Galaxy Active 2的体验已经很棒了,但是Galaxy Watch 4的震动感觉更加干脆清晰。
电池方面,由旧款的340mAh升级为了361mAh,充电也更加快了,虽然充电器和Galaxy Watch Active 2一样都是5V1A,可能是充电策略有了改变,充满的速度比Galaxy Watch Active 2快上半个小时。
从上述硬件的大提升来看,三星是有决心和谷歌搭伙,一起做好Wear OS的生态的,但是第一批用户难免要做一下小白鼠了。
省下一个体脂秤的钱——体脂检测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虽然Galaxy Watch 4的硬件上足以支持ECG心电图,但是在中国大陆是无法使用的,不过好在体脂检测没纳入监管,在Galaxy Watch 4上可以用表冠按钮作为电极让手表和身体形成回路,以检测身体中的体脂含量,这个功能对于买Galaxy Watch 4来健身的朋友来说具有很大作用。
强大的续航能力——正常使用两天一充
Galaxy Watch 4的续航能力是让我感到十分惊喜的,原本的心理预期是不尿崩就行了,实际上续航表现比Galaxy Watch Active 2还要强,笔者七点上课,晚上八点回家,一天步行一万步左右,剩余电量竟然还有62%,并且笔者还开启了AOD息屏显示。在电量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做成这样还是非常不错的,三星在调校Wear OS上花了一番功夫。
Galaxy Watch 4系列独具的优点或许上述这些了,三星手表本来就有的功能笔者也不再赘述了。
下面来讲一讲Galaxy Watch 4的不足之处
Wear OS生态荒芜——应用和表盘数量稀少
首先让我感到失望的便是生态,应用总数只有30个,虽然多了微信、QQ这两个应用,可用性确实增加了不少,但是在一直引以为傲的表盘上则栽了跟头了。原来Tizen系统的商店里有数量高达六万多的第三方表盘,一天用一个都可以用到快两百岁,但是在Wear OS上的,表盘数量仅有179个(可能漏数几个),虽然可以下载第三方表盘商店里的表盘,但是依旧无法和Tizen商店里的数量相比。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相信三星未来的表盘肯定会越来越多,但是第一批购入Galaxy Watch 4的用户多少就得吃点亏了。顺带一提,之前在Tizen系统上购买的表盘和应用无法在Wear OS上使用,或许有的开发商做了适配可以兼容,但是我没有试过所以不便做出结论。
表带设计问题——容易积灰
原配表带是氟橡胶材质的很有弹性也很舒服,但是由于表耳处的独特造型,使得表带非常贴合表体,表带和表体处容易堆积灰尘,很难自然散去,必须得拆下表带进行清理。黑色的表体使得灰尘十分显眼,需要经常清理以保证干净卫生及美观。再者,这种独特的表带设计让用户无法自由更换第三方表带,而之前的Galaxy Watch Active 2则可以兼容其他手表的表带,例如笔者这款就搭配的CK的皮质表带。
老生常谈的问题——NFC支持缺失,ECG依旧不见踪影
三星Pay在Galaxy Watch一代上昙花一现,之后推出的三星手表虽然都有NFC硬件,但是全部都不支持三星Pay,据称是三星和银联闹掰了,暂时大家也不必对三星Pay抱有期待了,笔者这块Galaxy Watch Active 2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里都没见到三星Pay。ECG方面,由于监管的问题,依旧无法开启,不过隔壁家苹果倒是克服了千难万险,总算拿下了审批,可见不给外国品牌审批这一观点是不对的。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还是三星手表占国内市场占比太低,三星赚不到钱,所以也不愿意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去更好做本地适配。这也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产品功能缺失没人买,赚不到钱不优化,还是没人买……
Wear OS和独特表圈设计格格不入
圆形的三星手表最大的特点便是物理表圈,旋转表圈可以进行一系列交互操作。由于Wear OS并不是三星自家开发的,无法更加深入定制,手表的安卓味道很浓郁,APP应用页从之前的环形变为了网形,手表锁屏解锁界面也从环形变为了九宫格,设置界面圆形的边框会遮挡住信息,而Tizen系统则灵活的缩放选项在屏幕中显示出所有信息等等,笔者认为Wear OS在系统适配上还具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最后做个总结吧,目前购买三星手表的用户应该都是看重他的颜值,其实三星手表绝大多数功能一个手环就可以代替,其他智能手表也同样如此。笔者认为三星手表更多的是装饰性,实用反而是第二位的。笔者这话难免有种立个靶子自己打的味道,但不得不说,三星手表的局限性也确实在此。如果你不是十分看重NFC和ECG,那么我还是觉得三星手表配三星手机还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是老用户的话,笔者则不建议升级,目前Wear OS系统还没有杀手级应用,我们不妨再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