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州星部落

【三星镜头下的非遗】蟳浦女习俗和泉州南音 图片

 ▪ 同城活动

Galaxy S24 Ultra

2025-04-20 11:43

蟳埔女习俗是闽南特有的一种传统生活习俗,主要流传在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的蟳埔、金崎、后埔、东梅等社区。 这种习俗以其独特的服饰、头饰和耳饰文化,以及丰富的传统节庆和祭祀仪式而著称,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魅力。

服饰特点
大裾衫:蟳埔女身穿的大裾衫,半高领、斜襟及掩胸,采用多色面料,设计细节如竹节盘扣、圆弧形开衩,既美观又实用,适合海边劳作。
宽腿裤:下穿黑色宽脚裤,腰部可调节,适合劳动,也体现了海边生产劳作的特点。
头饰“簪花围”:蟳埔女的头饰最为独特,俗称“簪花围”。她们将头发梳好盘在脑后,绾成一个圆髻,再横着插上发簪,用一串串鲜花串成花环装饰发簪,色彩绚丽美观。这种头饰不仅装饰了自身,也装饰了这片土地,成为泉州乃至整个福建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耳饰“丁香钩”:形似问号或鱼钩,款式随年龄变化,未婚女孩佩戴简单款,婚后转为大型鱼钩型,成为长辈则换为圆形款,象征辈分。
南音,又称“弦管”或“泉州南音”,是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传统音乐,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主要特点
历史悠久:南音起源于唐,形成于宋,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汉族音乐之一。
演奏乐器:主要乐器包括南箫(尺八)、南琵琶、三弦、二弦及拍板等,这些乐器形制和演奏方式多沿袭古制。
演唱形式:南音演奏演唱形式为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与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表现形式一脉相承。
记谱方式:使用独特的“工乂谱”,以“乂、工、六、思、一”五个正声为基础,蕴含了历史悠久的古代乐学理论。
曲目丰富: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两千余首,蕴含了晋清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内容。
条回复
最新热门
已折叠和过滤部分评论
回复

举报回复

请您选择举报理由
close

设置帖子

设置帖子
备注
close

操作记录

操作记录
操作者 时间 操作 备注
close

编辑回复

close

VOC推送

VOC推送
帖子标题: 【三星镜头下的非遗】蟳浦女习俗和泉州南音
所属版块: 广州星部落>广州星部落
部 门:
备注信息:
消息内容:
close

温馨提示

VOC帖子推送
该版块未设置问题反馈主题,不能被推送为VOC
帖子名称: 【三星镜头下的非遗】蟳浦女习俗和泉州南音
所属板块: 广州星部落>广州星部落
close

删除帖子

删除帖子
删除原因
close

审核帖子

帖子名称 【三星镜头下的非遗】蟳浦女习俗和泉州南音
*审核状态
*备注信息: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