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顺文庙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富世街道解放街,是传承儒家文化的重要地标,兼具深厚历史底蕴与独特建筑艺术,
始建背景: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由太常博士周延俊倡导修建,旨在兴教化、办学校。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周延俊来富顺任知监,努力兴教化,培育士子,后乡民集资建成文庙,主供孔子,时称“文宣王庙”,并在庙内立石质“雁塔碑”,刻全县历次中试者的名字。
历代修缮:历经宋、元、明、清21次修葺和改建,形成现存规模。元至大四年(1311年),富顺知州任显忠建立戟门,安置礼器,补修大成殿;明洪武六年(1373年),富顺知县钟铉重整庙坛,兴建学校,砌石泮池;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富顺知县钱绍隆整修文庙,修大成殿、明伦堂;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知县熊葵向集资修建文庙外墙,重建两庑,并砌日月坛;清道光十六年至道光二十年(1836年 - 1840年),富顺县贡生肖永升出资重建文庙。
现代保护: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至2016年,整体维修保护工程历时两年圆满竣工。
建筑布局
整体格局: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5960平方米,仅次于北京、山东曲阜、江苏南京的三大文庙。以一条笔直的中轴线贯穿南北,将建筑群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数仞宫墙、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天街、月台、大成殿、崇圣祠,两侧为厢房,组成三进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