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的志闽漂流,大概会成为我这个夏天最鲜活的记忆。作为厦门星部落的一员,带着三星手机赴这场“水花与镜头”的约会,原本只是想试试手机的防水性能,没想到竟收获了一相册的快乐瞬间。

刚到漂流起点就被现场的热闹劲儿感染了。星粉们扛着手机套(虽然三星防水,但大家还是默契地做了双重保护),互相调试着相机参数——有人专攻“运动模式”想拍皮筏艇冲滩的速度感,有人研究“HDR”准备捕捉阳光穿透树叶洒在水面的光斑。我摸着口袋里的手机,突然觉得它不像个通讯工具,更像个随时待命的“漂流搭子”。



坐上皮筏艇的那一刻,所有顾虑都被浪花冲跑了。第一个陡坡冲下去时,整个人失重的瞬间,耳边全是尖叫和水声。慌乱中我下意识举起手机按了快门,后来回看那张照片,水花在镜头前炸开成白雾,皮筏艇的边缘带着飞溅的水珠,虽然有点糊,却比任何清晰的画面都更有冲击力——这大概就是三星快速对焦的魔力,连意外都能变成惊喜。


中途平缓处成了摄影小课堂。有位星粉教我们用“专业模式”拉低曝光,拍两岸的绿树成荫时,叶片的纹路和水面的反光都清晰得像画;还有人发现“全景模式”能把队友们挤在皮筏上的搞怪表情全框进去,每个人脸上的水珠、被风吹乱的头发,甚至嘴角还没擦干净的浪花,都成了最好的道具。最绝的是拍集体照时,大家举着手机对着彼此,屏幕里映出的笑脸和真实的笑容重叠,分不清是在拍风景,还是在成为风景。

漂流到后半段,太阳躲进云层,水面泛起淡淡的蓝。我试着用“夜景模式”(虽然是白天,但光线柔和得像傍晚)拍岸边的野花,没想到花瓣上的露珠和远处的山峦层次分明,高动态范围果然没让人失望。旁边的大哥笑着说:“以前总觉得手机拍不出‘氛围感’,今天算服了,连溅到镜头上的水珠都像加了滤镜。”



结束时大家坐在岸边晒手机(其实根本不用,防水性能扛住了全程),翻着相册互相传看。有人拍到了某个人被浪花糊脸的表情包,有人存下了阳光穿过峡谷的丁达尔效应,我手机里则躺着一张最爱的照片:皮筏艇在水面划出的涟漪,远处队友的笑声仿佛能从画面里飘出来。

原来最好的镜头,从来不是沉重的相机,而是能陪你冲进浪花里、在欢笑中随手定格的那台——就像三星,把专业藏在轻巧里,让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生活的摄影师。
期待下次星部落的活动,带着手机,继续去捕捉更多鲜活的瞬间~

刚到漂流起点就被现场的热闹劲儿感染了。星粉们扛着手机套(虽然三星防水,但大家还是默契地做了双重保护),互相调试着相机参数——有人专攻“运动模式”想拍皮筏艇冲滩的速度感,有人研究“HDR”准备捕捉阳光穿透树叶洒在水面的光斑。我摸着口袋里的手机,突然觉得它不像个通讯工具,更像个随时待命的“漂流搭子”。



坐上皮筏艇的那一刻,所有顾虑都被浪花冲跑了。第一个陡坡冲下去时,整个人失重的瞬间,耳边全是尖叫和水声。慌乱中我下意识举起手机按了快门,后来回看那张照片,水花在镜头前炸开成白雾,皮筏艇的边缘带着飞溅的水珠,虽然有点糊,却比任何清晰的画面都更有冲击力——这大概就是三星快速对焦的魔力,连意外都能变成惊喜。


中途平缓处成了摄影小课堂。有位星粉教我们用“专业模式”拉低曝光,拍两岸的绿树成荫时,叶片的纹路和水面的反光都清晰得像画;还有人发现“全景模式”能把队友们挤在皮筏上的搞怪表情全框进去,每个人脸上的水珠、被风吹乱的头发,甚至嘴角还没擦干净的浪花,都成了最好的道具。最绝的是拍集体照时,大家举着手机对着彼此,屏幕里映出的笑脸和真实的笑容重叠,分不清是在拍风景,还是在成为风景。

漂流到后半段,太阳躲进云层,水面泛起淡淡的蓝。我试着用“夜景模式”(虽然是白天,但光线柔和得像傍晚)拍岸边的野花,没想到花瓣上的露珠和远处的山峦层次分明,高动态范围果然没让人失望。旁边的大哥笑着说:“以前总觉得手机拍不出‘氛围感’,今天算服了,连溅到镜头上的水珠都像加了滤镜。”



结束时大家坐在岸边晒手机(其实根本不用,防水性能扛住了全程),翻着相册互相传看。有人拍到了某个人被浪花糊脸的表情包,有人存下了阳光穿过峡谷的丁达尔效应,我手机里则躺着一张最爱的照片:皮筏艇在水面划出的涟漪,远处队友的笑声仿佛能从画面里飘出来。

原来最好的镜头,从来不是沉重的相机,而是能陪你冲进浪花里、在欢笑中随手定格的那台——就像三星,把专业藏在轻巧里,让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生活的摄影师。
期待下次星部落的活动,带着手机,继续去捕捉更多鲜活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