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孩子是按这个顺序被淘汰的
先说句实在话,这三年下来,我见过太多孩子一开始成绩差不多,高考一出来差了好几十甚至一百分的。真不是天赋决定的,更多是阶段掉队了。作为陪读三年的妈妈,我总结了一下,高中生被“筛”下来的顺序,真的是有规律的。
第一批掉队的,基本是英语没打好基础的。高一英语是最容易稳分的科目,全靠时间和方法堆出来。厉害的孩子高一就背完了3500词,还把历年真题的阅读刷透。我们家女儿当时每天早读前都要记20个单词,雷打不动。别小看这点积累,高三的时候她做阅读就像看故事一样顺。反过来,如果高一英语都没跟上,高三再想捡回来,难度比爬珠峰还大。
第二个分水岭是数学。高一的时候多刷点题还能稳住成绩,高二一到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这些难点,思维不过关的孩子立刻掉队。数学是高考的分水岭,尖子生的秘密就是假期提前预习,不是随便翻翻,而是每天啃透一个知识点:先弄懂定义公式,再自己完整做一遍课本例题,最后做课后题检验理解,错题必须写出错因和正确思路。开学时老师讲的,他们已经是第二遍学了。
第三个淘汰点是物理。物理跟数学关系太紧密了,数学逻辑不清晰,物理就很难学透。高二一到电磁学、曲线运动,公式不会用、模型不会建,成绩立马掉下来。我女儿当时物理卡过一阵,就是靠模块化复盘救回来的——把每个章节的典型题型、解题模型整理成卡片,每天翻一遍。
化学其实没那么难,但容易死在细节上。高考特别爱考小字、边角知识,不静下心来记和整理,分数就稳不住。
历史、政治、地理这三科,大题有固定模板,选择题看谁背得熟。丢分很多时候就是懒——懒得背、懒得整理错题、懒得关注时政热点。
说到底,高三总分能不能站在安全区,英语、数学、物理这三科是核心。它们既是提分发动机,也是守分底线。三科稳了,哪怕文综理综有小波动,总分也能稳得住。三科不稳,高考再努力也容易被反超。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孩子盯住节奏、守住这三科的基本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