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接方式:
测试方法:将一只耳机摘下放在房间内(不放回盒中),戴着另一只并拿着手机出房门尽量远。
测试结果一:两只耳机同时拿出,将左耳机留在房间内戴右耳机出房门,使用不受影响。将右耳机留在房间内戴左耳机出门,走出几米后声音开始断断续续。
测试结果二:单独拿出左耳机,盖上盖子,再打开拿出右耳机,将右耳机留在房间内,戴左耳机出房门,使用不受影响。将左耳机留在房间内戴右耳机出房门,走出几米后声音开始断断续续。
结论:手机与buds连接依然是连接其中一只耳机,这只耳机再与另一只耳机连接的方式。与一些一两百的廉价耳机相比,区别就是两只耳机都可以当作主耳(红米和qcy的左耳都不能当主耳机),两只耳机同时使用是默认右耳机作为主耳机(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右耳机掉电快),左耳机先被拿出的话则是左耳机作为主耳机,使用中不会再被切换至右耳。另外,主耳机被拿下的时候并不会将主耳切换至戴着的那只,而主耳机被放进充电盒时则可以无缝切换至另一耳。
立体声与单声道切换:
测试方式和结果:选了一首左右声道非常明显的歌,分别测试将一耳摘下,以及一耳放进充电盒中的情况,戴着左耳时,将右耳摘下,只能听到左声道的声音,说明此时仍然是立体声模式,听不到右声道的声音,将右耳放回充电盒中,能听到左右声道的声音,此时已切换成单声道模式。
结论:摘下一只耳机不会改变立体声模式,需要放回充电盒中才会切换。
总结:不论是主耳机在左右耳之间的切换,还是立体声与单声道模式的切换,依靠的都是检测耳机是否被放入充电盒中,而距离感应器带来的佩戴监测功能唯一的作用就是在双耳都摘下的情况下暂停音乐。我觉得对这个功能的应用还不够,或许是三星想要用户养成摘下顺手放回充电盒的习惯,但是我还是觉得充分利用距离感应器,在摘下一耳时切换声道模式会更好。或是直接给个可以设置摘下时做什么,暂停,切换模式或是什么都不做,自己来选择。
测试方法:将一只耳机摘下放在房间内(不放回盒中),戴着另一只并拿着手机出房门尽量远。
测试结果一:两只耳机同时拿出,将左耳机留在房间内戴右耳机出房门,使用不受影响。将右耳机留在房间内戴左耳机出门,走出几米后声音开始断断续续。
测试结果二:单独拿出左耳机,盖上盖子,再打开拿出右耳机,将右耳机留在房间内,戴左耳机出房门,使用不受影响。将左耳机留在房间内戴右耳机出房门,走出几米后声音开始断断续续。
结论:手机与buds连接依然是连接其中一只耳机,这只耳机再与另一只耳机连接的方式。与一些一两百的廉价耳机相比,区别就是两只耳机都可以当作主耳(红米和qcy的左耳都不能当主耳机),两只耳机同时使用是默认右耳机作为主耳机(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右耳机掉电快),左耳机先被拿出的话则是左耳机作为主耳机,使用中不会再被切换至右耳。另外,主耳机被拿下的时候并不会将主耳切换至戴着的那只,而主耳机被放进充电盒时则可以无缝切换至另一耳。
立体声与单声道切换:
测试方式和结果:选了一首左右声道非常明显的歌,分别测试将一耳摘下,以及一耳放进充电盒中的情况,戴着左耳时,将右耳摘下,只能听到左声道的声音,说明此时仍然是立体声模式,听不到右声道的声音,将右耳放回充电盒中,能听到左右声道的声音,此时已切换成单声道模式。
结论:摘下一只耳机不会改变立体声模式,需要放回充电盒中才会切换。
总结:不论是主耳机在左右耳之间的切换,还是立体声与单声道模式的切换,依靠的都是检测耳机是否被放入充电盒中,而距离感应器带来的佩戴监测功能唯一的作用就是在双耳都摘下的情况下暂停音乐。我觉得对这个功能的应用还不够,或许是三星想要用户养成摘下顺手放回充电盒的习惯,但是我还是觉得充分利用距离感应器,在摘下一耳时切换声道模式会更好。或是直接给个可以设置摘下时做什么,暂停,切换模式或是什么都不做,自己来选择。